《三气周瑜》
粤剧《三气周瑜》故事出自《三国演义》第五十六回。刘备向东吴借取荆襄九郡,图谋发展,然而孙权怕刘备强大后对自己构成威胁,多次要求其归还荆州,刘备和诸葛亮就以攻取西川后,必还荆州为由,但迟迟不攻取,此举令周瑜气急败坏,遂想出了过道荆州帮助刘备攻取西川,因为欲攻取西川必须途经荆州,其实周瑜是为了攻取荆州,此计却被诸葛亮识破,使得周瑜被围,周瑜气急又加之旧伤复发,最后不治身亡。
《芦花荡》
《芦花荡》来自粤剧《三气周瑜》第六场。蜀将张飞奉诸葛亮军令埋伏于芦花荡,周瑜与其他东吴将领失散,退守芦花荡,被张飞擒了又放,气得昏倒。
粤剧折子戏演出 :
《三气周瑜》之芦花荡
油麻地戏院 ( 2015年 7月11日 )
艺术总监 : 李奇峰
演员:
剑 英 饰演 周 瑜
剑 麟 饰演 张 飞

周瑜
周 瑜(175年-210年)
周瑜字公瑾,三国时东吴名将,他指挥的赤壁之战,是中国史上著名以少胜多的战役,直接决定三国时代魏蜀吴三国鼎立。战后两年,他即病逝,年仅三十六岁。

张 飞
张 飞(?-221年)
张飞,三国时期蜀汉名将,为人勇武,人称“万人敌”。后遇刺身亡。
其他介绍
走圆台
是舞台上常见的运用程式,演员在台上绕圈走,代表走一段长途路程。走圆台是演员的基本功及练功的基本的程式,每日必须练习。
水波浪
是演出程式的一种。在剧情要求演员作犹豫不决、考虑如何应对等心理状态或搜索物件、觅路等情节时,演员便会运用水波浪程式来表达。其中涉及走正反小半圆台、停顿、七星步及观望等动作。
首板
属板腔音乐,散板,速度和节奏自由,一般有一句七字句或十字句之分,前者分为两顿而后者分为三顿,每个句顿和乐句皆有指定的结束音。根据调式,分为梆子首板和二簧首板,常见于主要角色出场,并较多采用幕后歌唱的形式,具有宣敍剧情的功能。
滚花
属板腔音乐,散板,速度和节奏自由,但每个乐句皆有指定的结束音。根据调式,分为梆子滚花和二簧滚花,又根据句式的结构,分为一般的滚花和长句滚花。滚花是一种具有朗诵性的歌唱形式,是粤剧表演中最常见的板式之一。
曲牌 : 水仙子
传统牌子曲,全曲分为三段,段与段之间有器乐间奏。习惯上,此曲以唢呐和锣鼓奏出,气势宏大,多描绘武打场面。
英雄白
英雄白表现威武激昂的情绪,通常有四句,像一首五言或七言绝诗,一般第一,二和四句末字协韵,每念完一句便打一捶锣鼓,最后一句要威武地喊一声 “哎呀”。
锣鼓白
常用作紧张的场面,也有表现愤怒的情绪。念时节奏趋快,铿锵有力,句子较短,不须协韵。每念完一句便打一捶锣鼓,以加强语气。
口白
口白就是口语化的台词,无音乐或锣鼓伴奏。
【张飞上介英雄白】草帽芒鞋渔翁帽,豹头环眼力千斤,跨下一匹乌锥马,手提(介)丈八蛇矛枪(锣鼓白)俺(介)汉将张飞,奉了军师之命,带了小队人马,把守芦花荡,算定周郎兵败到此,俺见了你个周郎,把他挑了下马,一挟(才)一捶(才)伤他性命,岂不美哉(介)不可,不可,军师有言吩咐,说道见了周郎,一不斩,二不杀,何解,何解,(水介)我又醒起来了,军师曾经说道,周郎小子,在三江下口,立下多少功劳,因此一不斩,二不杀,儿郎们,见了周郎,看爷爷眼色行事,马来(介)枪来(介)枪来,马来,来来来(上马下介)(众跟下)。
【周瑜内唱首板】周公瑾,计中了,诸葛亮。
【冲头上周瑜唱花下句】悔不该,假图灭虢,谁料那野道提防。杀得俺,力尽筋疲,失散了数员虎将。只落得单人独马,落荒逃亡。催着马儿东关往。
【圆台花下句】抬头只见一所桥梁,催马过桥东关往。
(落马上桥,众将过场,打败下介)
【周瑜花下句】不见了金陵与韩当,无可奈何败走芦花荡。
(落桥上马,圆台张飞撞点上介)
【周瑜水波浪花下句】举头只见一强梁,走上前来把话讲,你是谁人说端详。
【张飞唱花】若问爷爷名何喊,张飞(介)是个杀人王。
【周瑜白】不好了(水波浪介)。
【周瑜唱花下句】刘备帐下诸葛亮,八卦有准定阴阳。城楼埋伏了子龙将,当年常山做大王。东路来了黄忠老将,百步穿杨把人伤。西路来了魏延将,少年英勇比吾强。如今兵败芦花荡,偶遇张飞(介)是个杀人王。无奈何败走转柴桑 (回身欲走介)。
【张飞拉住马头白】你下马不下马?
【周瑜白】不下马又如何?
【张飞白】不下马我扯你下马!
【张飞唱花】丈八蛇矛要你亡 (打介)。
【周瑜白】来错了(双)。
【周瑜唱水仙子】昏天暗地,地覆天翻,地覆天翻,难难难,只杀得本督,落荒逃亡 (相思锣古做介)。
【周瑜唱水仙子第二段】三将军,休得要再逞刚强,当日里楚项羽乌江丧 (相思锣古过位周瑜栋枪收)。
【周瑜唱水仙子三段】哭哭哭,哭得我珠泪双标。
【张飞白】哎呀周郎,休要骂天怨地,你家爷爷要取你性命(打介)。
【张飞白】哎呀周郎,爷爷本该把你斩杀,我军师言道,你在三江下口,有少少功劳,一不斩,二不杀,快快起来,与爷再战(打介)。
【张飞白】周郎你要醒来醒呀来(打介,周不敌吐血下介)。
《完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