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至主要内容

参考资料

中文参考文献

梁宝华

2015 《香港粤剧的承传模式倡议:从师徒制和社区训练到学院制》,香港:香港教育大学粤剧传承研究中心。

梁宝华、梁信慕

2012 《粤剧艺术之创意:表演、剧本、音乐、传承》,香港: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本土文化及创意教育研究观测所。

王文金、梁威编

1990 《粤剧春秋》,广州,广东人民出版社。

中国戏曲志编辑委员会

1993 《中国戏曲志 (广东卷)》,北京 : 中国ISBN中心。

中国艺术硏究院音乐硏究所《中国音乐词典》编辑部编

1984 《中国音乐词典》北京 : 人民音乐出版社。

 

丘鹤俦

1916 《弦歌必读 : 粤东音乐谱》, 香港 : 亚洲石印局。

 

余少华

2001 〈封建礼器于世纪末重现的意义 : 港澳回归新铸钟、鼎、爵齐现;回归交响曲巧套《香夭》庆回归〉,载《乐在顚错中 : 香港雅俗音乐文化》, 香港 : 牛津出版社,页16-43。

 

余汉东

2001 《中囯戏曲表演艺术辞典》,台北市 : 国家出版社。

 

邱桂莹

1992 《粤剧欣赏手册》,南宁,广西南宁地区青年粤剧团。

 

何建青

1993 《红船旧话》, 澳门 : 澳门出版社。

 

周仕深、郑宁恩(编)

2008 《粤剧国际研讨会论文集(上)(下)》,香港,香港中文大学音乐系粤剧研究计划。

 

李少恩

2007 〈廿世纪初至当代香港粤剧〉,载《香港粤剧剧目概说 : 1900-2002》, 香港 : 香港中文大学音乐系粤剧研究计划,页i-xiv。

2010 《粤调词风: 香港撰曲之路》,香港中文大学音乐系中国音乐资料馆。

2010 〈芳艳芬粤剧的历史与社会研究〉,香港中文大学音乐系民族音乐学 课程哲学博士论文。

 

李天弼

2009 《粤曲腔韵探微》,香港,缪思坊。

吴凤平、钟岭崇(编着)

2009 《梁醒波传 : 亦慈亦侠亦诙谐》,香港,经济日报出版社。

[清]招子庸

1963 《粤讴》,台北 : 世界书局。

 

岳清

2005 《锦绣梨园:1950至1959年香港粤剧》,香港,一点文化。

 

容世诚

2006 《粤韵留声 : 唱片工业与广东曲艺(1903-1953)》, 香港 : 天地图书有限公司。

2012 《寻觅粤剧声影:从红船到水银灯》,香港,牛津大学出版社。

 

高添强

2005 《香港今昔》香港 : 三联书店(香港)有限公司。

 

麦啸霞

1940 〈广东戏剧史略〉,载《广东文物》第八卷,香港 : 中国文化协进会, 页109-157。

 

陈守仁

1993 《粤曲唱腔的基础》,香港 : 香港中文大学硏究计划。

1999 《香港粤剧导论》,香港 : 香港中文大学音乐系粤剧研究计划。

2001 《粤剧音乐的探讨》,香港,香港中文大学粤剧研究计划。

陈守仁着,戴淑茵、郑宁恩、张文珊修订

2008 《仪式、信仰、演剧 : 神功粤剧在香港》第2版,香港 : 香港中文大学音乐系粤剧硏究计划。

 

陈卓莹

约1977 《粤曲写作与唱法硏究 : 包括南音木鱼龙舟粤讴咸水歌等》,香港 : 百灵出版社。

1979 《粤曲写唱常识(增订本)》,广州 : 花城出版社。

1984 《粤曲写作与唱法研究》,广州 : 花城出版社。

陈非侬口述,沈吉诚、余慕云原作编辑,伍荣仲、陈泽蕾重编

2007 《粤剧六十年》香港 : 香港中文大学音乐系粤剧研究计划。

 

教育统筹局

2004 《粤剧合士上》,香港,香港教育统筹局。

 

张知民

约1948 《香港掌故》香港 : 丰年出版社。

 

黄少侠

1999 《粤曲基本知识》,香港 : 臭皮匠出版社。

2006 《粤曲梆黄怎样伴奏》,香港 : 一轩乐苑。

 

黄兆汉 (主编)

2013 《惊艳一百年:2013纪念任剑辉女士百年诞辰粤剧艺术国际研讨会论文集》,香港,中华书局。

 

杨智深

1995 《唐涤生的文字世界-仙凤鸣卷》,香港,三联书店。

 

叶绍德编

1987 《唐涤生戏曲欣赏》(一至三册)(第二版),香港,香港周刊出版社。

 

黎键编

1993 《香港粤剧口述史》,香港,三联书店。

1998 《香港粤剧时踪》,香港 : 市政局公共图书馆。

黎键(着) 湛黎淑贞(编)

2010 《香港粤剧叙论》,香港,三联书店。

 

潘步钊

2009 《五十年栏杆拍遍:唐涤生粤剧剧本文学探微》,香港,汇智。

 

刘靖之、冼玉仪编

1995 《粤剧研讨会论文集》,香港,香港大学亚洲研究中心、三联书店。

 

赖伯疆、黄镜明

1988 《粤剧史》,北京,中国戏剧出版社。

 

卢玮銮、张敏慧(主编)

2006 《武生王靓次伯——千斤力万缕情》,香港,三联。

 

(排名以笔划序)

 

英文参考文献

Leung, Bo-Wah & Leong, Samuel (梁宝华与梁信慕)

2012 Creativity and the Art of Cantonese Opera. Hong Kong, China: UNESCO Arts in Education Observatory for Research in Local Cultures and Creativity in Education.

 

Yung, Bell (荣鸿曾)

1983a Creative process in Cantonese opera I: The role of linguistic tones. Ethnomusicology, 27(1), 29-47.

1983b Creative process in Cantonese opera II: The process of T’ien Tz’u (Text-setting). Ethnomusicology, 27(2), 297-318.

1983c Creative process in Cantonese opera III: The role of padding syllables. Ethnomusicology, 27(3), 439-56.

1989 Cantonese Opera: Performance as Creative Process. Cambridge: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.

 

Chan, Sau Yan (陈守仁)

1991 Improvisation in a Ritual Context: the Music of Cantonese Opera. Hong Kong: Chinese University Press

2005 Performance Context as a Molding Force: Photographic Documentation of Cantonese Opera in Hong Kong. Visual Anthropology, 18: 167–198.

 

Leung, Bo-Wah (梁宝华)

2014 Teachers’ transformation as learning: Teaching Cantonese opera in Hong Kong schools with a teacher-artist partnership.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usic Education, 32(1), 119-131. DOI: 10.1177/0255761413491174.

2014 Transmission of Cantonese opera in conservatory tradition: Two case studies in south China and Hong Kong. Music Education Research, DOI:10.1080/14613808.2014.986081.

2015 Utopia in arts education: The transmission of Cantonese opera with oral tradition in Hong Kong. Pedagogy, Culture and Society, 23:1, 133-152. DOI: 10.1080/14681366.2014.922604.

 

Leung, Bo Wah & Leung, Eddie Chi Keung (梁宝华与梁志强)

2010 Teacher-artist partnership in teaching Cantonese opera in Hong Kong schools: Student transformation.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ducation & the Arts, 11(5). [on-line] website: http://www.ijea.org/v11n5/

 

Tang, Chiu Lung & Leung, Bo-Wah (邓超龙与梁宝华)

2012 Applying the Variation Theory in teaching Cantonese opera (Yueju) to improve learning effectiveness. International Journal for Lesson and Learning Studies, 1(3), 261-275.